国家消防救援局通报2025年上半年消防安全形势

发布时间: 2025-07-24 来源: 众海智能 作者: 湖北省消防协会

  国家消防救援局于7月17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5年上半年消防安全形势,介绍严格规范消防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情况。

2025年上半年消防安全形势

从接处警情况看。今年上半年,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处置各类警情124.2万起,比去年同期增加7.7%,共出动消防救援人员1402.2万人次、消防车253.6万辆次,从灾害现场营救被困人员9.8万人,疏散遇险人员4.7万人。上半年,应地方政府商请,出动扑救森林火灾187起。同时,开展森林防火执勤3799次,出动91.3万人次在26个省(区、市)的135处重点地域靠前驻防。

从火灾情况看。今年上半年共接报火灾55.2万起,亡1084人、伤1149人,直接财产损失40.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起数上升0.04%,基本持平;亡人、伤人、损失分别下降6.2%、16.9%和9.3%;其中,较大火灾37起,同比减少8起;重大火灾2起,同比持平;未发生特别重大火灾,同比减少1起。

从上半年火灾看,主要有以下特点:从火灾类型看,户外火灾占比较大。共接报各类户外火灾29.6万起、占比53.6%;建构筑物火灾21.1万起、占比38.3%;交通工具火灾4.5万起、占比8.1%。

从城乡分布看,农村火灾及亡人占比均过半。农村地区火灾35.4万起、亡556人,分别占火灾和亡人总数的64.1%和51.4%。

从查明起火原因的火灾看,引发火灾较多的有四类原因。一是电气故障,引发14万起,占25.4%;二是生活用火不慎,引发11.4万起,占20.7%;三是吸烟,引发的火灾占18.7%;四是遗留火种,引发的火灾占18.6%。

从时段分布看,夜间亡人风险高。22时至6时,火灾起数只占火灾总数的15.1%,但亡人数占比42.1%。该时段发生的较大火灾占总数的56.8%。

需要注意的是,经营性小场所发生多起大火,多存在“三合一、多合一”问题。经营性小场所较大火灾8起、亡38人,重大火灾1起、亡2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起数下降2起,但亡人上升39.5%。9起大火中有6起发生在小商铺小门面,均为“三合一、多合一”场所。

严格规范消防监督检查的措施和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

国家消防救援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决策部署,出台《关于严格规范消防监督检查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检查主体、检查频次、检查程序以及专项检查、异地检查,明确采取分级分类监管、规范入企检查频次、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优化消防执法服务等措施,加强依法行政,提升消防监督检查质效,防止消防监督检查出现频次高、随意性大以及乱检查、乱处罚、乱查封和检查宽松软虚等问题。

去年以来,按照国务院部署,我们会同有关部委,牵头开展电动自行车、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和建筑保温材料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各地各部门按要求落实监管责任,细化工作措施,今年上半年,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7048起,同比下降44.7%;焊割作业引发火灾2243起,同比下降26.5%;接报外墙保温材料相关火灾715起,未造成人员死亡,且从1月份的233起,逐月下降至6月份的45起,下降趋势明显。

重点总结

 

在国家消防救援局的新闻发布会中,针对上半年的火灾形势以及民生关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1、国家消防救援局印发《关于严格规范消防监督检查的通知》,出发点是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既要为企业减轻负担,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又要守牢消防安全底线,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对于入企检查频次,有四个方面要求:

一是制定并公开检查计划。明确消防监督检查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结合本地区火灾形势和行业领域特点,科学制定年度消防监督抽查计划;推行“无计划不检查”,除举报投诉、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特殊情况外,消防监督检查都要按照计划开展。

二是明确检查年度频次。考虑到消防监督检查既要减少入企检查次数,又要抓住重点、有效消除隐患,明确对同一检查对象的检查频次一年内不超过两次,检查时间间隔至少六个月,防止随意检查、乱检查等现象发生,同时也明确了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检查一次。

三是降低守法企业检查频次。为激励企业依法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规定对履行消防安全职责较好、消防安全信用高的检查对象,可以减少检查频次;同一单位在年度内首次消防监督检查未发现消防安全违法行为的,除举报投诉核查等特殊情况外,本年度内可以不再实施消防监督检查。

四是严格控制专项检查。针对火灾多发频发的行业和领域,或者某一地区的突出消防安全问题,消防救援机构可以依法部署专项检查,但对专项检查的范围、内容、时限等要进行严格控制,明确了年度数量控制、拟订检查计划、批准备案和发布程序等工作要求,防止出现运动式检查和全覆盖、无差别检查。

2、针对经营性小场所火灾亡人突出问题,我们将指导各地消防救援机构、发动基层力量,开展针对性排查整治。一是经营、储存、居住“三合一”,以及“下店上宅”“前店后宅”这类场所,人员住宿区域和经营、仓储区域要完全分隔开,确保发生火灾后,烟气不蔓延至人员生活区域,特别是,不在场所内部随意搭建夹层用于住人。二是保障场所内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畅通,安装户外牌匾和防盗窗网时,要预留可从内部开启的逃生出口。三是规范用火用电安全管理,购买使用合格的电线插排、用电设备,不在室内违规充电和停放电动自行车,不私拉乱接电气线路,不违规进行电焊、气焊等动火作业,这里提醒广大群众,夏季蚊虫多,要注意蚊香的使用安全。四是员工要掌握基本消防安全常识,能够辨识安全风险、组织人员疏散、处置初期火灾,保障场所自身和顾客的安全。同时,鼓励增设简易喷淋、火灾探测、声光警报等设施设备,提升场所本质安全。

借此机会,我们也提示广大经营性小场所业主,对自身和家庭负责,对顾客负责,对社会负责,真正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排查整改消防安全风险隐患,确保场所消防安全。